欢迎访问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(中试)基地!
12月29日,2022年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人才交流合作大会在济南举行。活动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,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主办,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(中试)基地、山东中乌技术创新研究院承办,以线上方式为主开展,2万多人次观看了直播。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杨美红副校(院)长、省科技厅外国专家服务处汲进梅处长等出席活动并致辞。来自我国及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10名高水平专家齐聚一堂,共同探索新形势下合作发展新模式和新机遇。
杨美红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是校(院)开展国际合作的起点,也是一以贯之的重点。自2013年以来,校(院)通过多种形式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并取得了积极进展。校(院)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、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、哈萨克斯坦国立技术大学等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签署全面合作协议,在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、现代海洋等领域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全面技术合作关系。近年来,校(院)前后加入了国际科学院协会、中国俄罗斯科学技术合作联盟、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等国际合作组织,与不同国家间科研院所加强协作、资源共享、发挥优势,沟通信息、合作共赢。新征程上,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新形势,以更饱满的热情、更优异的体制、更高超的水平,坚定不移扩展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科技合作,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经济复苏提供更多的动能。
汲进梅在致辞中指出,山东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,而外国专家在我省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要对照“十强”产业发展方向和重大关键技术需求,通过重点领域聚焦,更好的发挥外国专家在国际科技合作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作用,提升我省国际创新合作水平,拓展国际创新合作空间,推动中外企业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度融合。
在“一带一路”重大倡议的背景下,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。本次活动以“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与国际技术转移”为主题,紧紧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领域,促进国内外专家与企业深度交流,实现我省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先进技术双向流动。以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科、教、产全链条深度融合为基础,积极打造对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的齐鲁新标杆、科技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、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摇篮。
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活动是我省自2019年起设立,围绕全省科技创新发展重点任务,从全球邀请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的知名外国专家(团队)来鲁开展学术研讨、洽谈对接等活动,加速我省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,提升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水平,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和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。